減量、增次 寶寶吐奶可改善

2013050710:42

「醫生,我寶寶每餐吐奶,怎麼辦?」門診常見爸媽帶著未滿月寶寶就診,表明嚴重吐奶情形。詢問發現寶寶足月產,目前3到4小時餵一次,每餐150毫升,餵完拍打嗝就溢奶,平躺後更大口吐奶;檢查寶寶體重正常,肚子微脹,活力佳。於是建議減少奶量、增加餵食次數,改3小時餵食90至100毫升。觀察2週回診,爸媽開心說:「吐奶情形好多了!」

常嘔吐又體重過輕 就要小心

前述寶寶的症狀即是過度餵食合併生理性胃食道逆流。為何易發生在寶寶身上?這是因為嬰兒下食道的賁門括約肌功能不成熟,食道短、胃容量小,若奶量大,易把胃填滿,只要肚子稍微用力,奶水就從食道逆流而上。再加上嬰兒常處平躺姿勢,更易造成逆流頻率增加。

◎多數嬰兒溢奶屬良性,但若寶寶出現以下症狀,建議就醫檢查:

●體重過輕

寶寶常嘔吐,加上體重過輕,就要小心!過輕是指寶寶體重坐落在生長曲線圖的3個百分位以下;或在1、2個月內往下掉超過兩條百分位曲線(請參考國民健康局網站:新版兒童生長曲線圖,網址http://www.bhp.doh.gov.tw/manual/question_kid_005.html)。

●噴射狀嘔吐

若寶寶嘔吐時大部分呈噴射狀,且幾乎每餐都吐,吐後大哭想吃奶,就要注意是否患有嬰兒肥厚性幽門狹窄症。此病常發生在1、2個月大的嬰兒,需靠腹部超音波或上消化道攝影檢查診斷,確診後,須手術治療才會痊癒。

●膽汁樣嘔吐物

若寶寶嘔吐物含墨綠色膽汁,也要小心是否患有先天性腸道閉鎖或狹窄、先天性腸旋轉不良、腸扭轉症等,造成腸道阻塞。

●腹瀉起疹子

若吐奶長時間未改善,合併體重過輕、身體濕疹、血絲黏液便等,也要懷疑是否對牛奶蛋白過敏。餵母乳的媽媽要儘量避開高過敏性食物,如帶殼海鮮、堅果、牛奶、蛋白等;如已餵配方奶,則要考慮改成高度水解配方!

九成以上嬰兒的胃食道逆流會在1歲左右自行緩解。但如果寶寶溢奶仍頻繁,就要注意餵奶方式是否出問題。此外,多拍打嗝、少量多餐、餵奶後延長直立姿勢(或墊高床頭)、按摩寶寶肚臍周圍促進腸蠕動等方法,都有助減緩溢奶情況。